茶山为课堂,茶韵育新人——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2024级茶艺专业茶园研学活动纪实
春风送暖,茶香满园。2025年4月9日,在阳光与春意交织的早晨,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茶艺与茶营销专业的同学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他们怀揣着对茶文化的热爱与求知的渴望,走进定安南海茶园,走进自然课堂,走进传统文化的深处。
本次研学活动由学校与广州大茶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在蔡鑫颖老师、陈俊丽老师及各位班主任的悉心带领下,同学们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全过程,感悟茶艺匠心,领略生态美学,体会劳动之美,在“做中学”,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探茶园 | 指尖触春意
走进南海茶园,漫山翠绿扑面而来,茶树错落有致、郁郁葱葱,清新的茶香在空气中弥漫。同学们迎着晨光走入茶垄,开启了一场与自然的亲密对话。
在茶园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采茶不仅仅是“采”,更是“择时、选芽、护形”的艺术。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是高品质茶叶的基础。采摘时,动作需轻柔、迅速,既要保留芽头完整,又要不伤茶树新梢。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蕴含着对植物生长规律与茶叶品质标准的深刻理解。
短短一个小时,从懵懂到娴熟,从拘谨到自信,欢声笑语在茶垄间回荡,青春的身影与春天的茶香一同定格在这片充满生命力的土地上。
制茶体验 | 亲手“酿”春天
“采得茶芽三两片,不知何处是春香。”
带着采摘的成果,同学们走进南海茶厂,亲身体验从鲜叶到成茶的完整工艺流程,沉浸式学习传统制茶技艺。
① 摊放萎凋
将新鲜茶叶摊在竹匾中,置于通风良好的室内,让茶叶自然失水、柔软舒展。这一步是绿茶制作的重要准备工序,既能提高后续加工的可塑性,也能激发茶香的前调。同学们蹲在茶堆边,认真观察叶片的变化,感受时间在茶叶中悄然沉淀。
② 高温杀青
“杀青”是制茶的灵魂工序之一,通过将茶叶加热至200~300℃,迅速破坏茶叶中的酶活性,抑制氧化,保持叶色翠绿,激发清香。看着杀青锅中叶片翻滚、香气四溢,同学们既惊叹于火候掌控的精准,也佩服工艺师对温度与时间的拿捏。
③ 揉捻整形
揉捻,是将柔软的茶叶搓揉成条形的关键工序,也有助于茶汁溢出、形成独特的汤色和滋味。老师边示范边指导:“力度要稳、节奏要匀”。同学们轮流上阵,手指轻捻,掌心翻转,看着茶叶在指间慢慢成形,心中油然而生一份成就感与敬意。
④ 干燥定香
最后一步,是用热风将茶叶中的水分烘干至适宜的含水量。干燥过程中,茶香逐步稳定、定型,也标志着鲜叶完成向干茶的转化。整洁有序的加工车间里,同学们看着茶叶由鲜活转为墨绿、香气浓郁,仿佛亲眼见证了一场植物的重生。
以茶会友 | 品味文化
在热腾腾的茶香中,同学们围坐品饮南海茶厂的绿茶与红茶。在一盏清茶之中,不仅能辨识茶汤的色、香、味,更能体悟工艺背后的文化底蕴。老师引导大家从“产地—原料—工艺—品质”四维视角重新理解每一泡茶,打开了专业学习的新思路。
“以前只知道喝茶,没想到一片叶子背后有这么多学问!”
“这次研学让我感觉离传统文化更近了。”
……同学们的分享,朴实真切,字里行间是对劳动与文化的敬意。
研学赋能 | 教育润无声
这不仅是一堂走出教室的实践课,更是一场知行合一的成长之旅。研学活动强化了学生对茶艺职业的认知,提升了专业素养,激发了学习兴趣,也传递了“敬业、专注、匠心、传承”的职业精神。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成果,大茶园公司派出经验丰富的老师现场指导,企业资源与教学目标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了真实、生动的实训平台。
茶韵润心田 | 文化共传承
半日研学虽短,回味却悠长。同学们带着亲手制作的茶叶和满满的感悟踏上归途。在这趟春意盎然的旅途中,他们不仅触摸了中国茶的温度,也点燃了传承文化的火苗。
未来,愿华侨商业学校的学子们,将这份对茶文化的热爱,化为专业学习的动力,成为中华茶文化的新一代传播者。
让茶香,飘得更远;
让传统,活得更新;
让青春,在茶韵中熠熠生辉!